慶陽網(wǎng)訊(通訊員 朱學博)安粉玲只雖然只是一個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農(nóng)村婦女,一個平凡的“莊稼人”,但多年來,她以自己質(zhì)樸的言行詮釋著“孝”和“愛”,讓鄰里和睦、夫妻恩愛,她扶老攜幼,用孝心善舉感染著周圍的人,活出了屬于自己的閃光人生。
安粉玲1982年嫁到了慶城縣卅鋪鎮(zhèn)韓臺村劉臺組。自從嫁入婆家,她溫良賢淑、孝敬公婆,親戚鄰居有口皆碑。
1996年冬天,安粉玲的婆婆突發(fā)腦溢血,經(jīng)過及時搶救,撿回一條性命,但由于顱內(nèi)出血量較大,生活不能自理。當時安粉玲的4個子女年齡尚小,沉重的家庭擔子壓在了她那瘦弱的肩膀上,她無怨無悔、勤勤懇懇伺候在床前。禍不單行,2011年4月,安粉玲的公公又因患青光眼導致雙目失明。這些困難并沒有打倒安粉玲,她一邊撫養(yǎng)4個孩子,一邊照顧兩位生病的老人,開導他們積極樂觀地生活。
2012年,婆婆去世前還對別人說:“我這輩子享了我兒媳婦的福了。”安粉玲這位普普通通的農(nóng)家婦女,用自己十七年如一日的行動,詮釋了“久病床前有孝媳”。
婆婆生病臥床期間,小叔子結(jié)婚,安粉玲忙前忙后半年多,縫被子、納鞋底,準備結(jié)婚用的鋪蓋,把小叔子的婚禮置辦得妥妥當當。弟媳生孩子前,安粉玲為寶寶準備尿布、肚兜等。
安粉玲的兩位小叔子因為工作忙碌,對雙親照顧相對較少,他們一直覺得在照顧老人這件事上有愧于長嫂,但每次提及時,安粉玲都會說:“自古忠孝難兩全,你們在外面辛苦工作也是為這個家,家里老人有我照顧,你們就安心工作?!倍嗄陙?,這個大家庭在她的操持影響下,子孝媳賢、和睦團結(jié)。
雖為普通農(nóng)村婦女,但安粉玲性情豁達。她很注重孩子們的教育,在家庭并不富裕的情況下,她靠平時省吃儉用,執(zhí)意讓大女兒、二女兒去縣城的中學接受更好的教育。
為了改善生活,增加收入,安粉玲在照顧生病的老人之余,又在家里飼養(yǎng)了牛、雞、豬等家禽,靠出售牛犢、雞蛋、豬肉等補貼家用。她每年都要種很多瓜果蔬菜,挑著扁擔拿到最近的鄉(xiāng)鎮(zhèn)集市上去售賣。她自學制作酥盒子、豆豉、粘面等小吃,在附近鄉(xiāng)鎮(zhèn)及縣城售賣,因口味好、分量足,深受好評,還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為家庭增收不少。
安粉玲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對長輩不厭其煩、無微不至的照料,對生活的積極熱情、勤勞節(jié)儉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自己的4個子女,孩子們都虛心為學、學有所成,成為對社會家庭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