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生貴,華池縣山莊鄉(xiāng)算賬溝人,世世代代以農為業(yè)。在他幼年時期,祖上留下的土地已全被慶陽大商號“裕茂隆”“恒義興”所占有,父親淪為“恒義興”的佃戶,他本人從20歲開始,也成了“恒義興”家的攬羊工。一家人長年累月地勞動,辛辛苦苦地干活,仍然擺脫不了饑寒交迫的命運,因為農民的血汗都被地主老財的地租和高利貸榨干了。
民國十一年,因勞累過度、貧病交加,父母相繼去世。從此,家庭生活的重擔全落在了梅生貴身上。他除了拼死拼活為地主苦干,還要給弟弟妹妹做飯、補衣裳……
梅生貴的階級地位和實際生活的磨煉,使他養(yǎng)成了一種對舊社會、對地主豪紳強烈不滿和頑強不屈的反抗性格,以及行俠仗義的豪爽心腸。閑下來時,他常常和本村一些窮弟兄聚在一起,說古道今,模仿古代豪杰義士的樣子舞棒弄棍。窮弟兄們之間誰家有難處,他們便互相幫助,共同排解。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梅生貴總是走在前邊。
1928年陜甘兩省大旱,顆粒未收,第二年南梁一帶餓殍遍野,陜北來人以“說書匠”“皮貨商”的名義,在南梁一帶鼓動“吃大戶”、鬧翻身(后來據說是劉志丹、霍維德在這里宣傳革命),這使梅生貴心中產生了朦朧的革命欲望。
1933年10月,劉志丹、王泰吉率領紅四十二師在荔園堡殲滅陜西警備騎兵二團張廷芝新兵營,打下了南梁一帶9個民團寨子,組建了游擊隊和農民聯合會。就在這時梅生貴懷著翻身求解放的心情,主動報名參加了紅軍。劉志丹、張策分配他和李生華、邊金山等人一起做地方工作,他們在山莊的周園子、尚灣、小河溝建立了農民聯合會、貧農團,開展打土豪斗爭。不久,梅生貴又在二將川組織起了赤衛(wèi)軍大隊,他親自擔任大隊長。赤衛(wèi)軍中有不少就是他青少年時期要好的窮兄弟,所以斗爭積極,團結一心。他們自己制作長矛、大刀、梭鏢,還自己籌款買了幾支步槍,起來維護社會治安,打擊小股土匪,沒收土地財產分給受苦農民。
1934年2月,紅二十六軍四十二師黨委在南梁四合臺主持召開群眾大會,成立陜甘邊區(qū)革命委員會;同時在南梁一帶還建立起陜甘邊區(qū)5個赤衛(wèi)軍大隊,其中二將川一帶為第四大隊,梅生貴任四大隊隊長,下編5個中隊,主要負責站崗放哨、傳送情報、監(jiān)視土豪、捕捉敵探、轉送傷病員等項工作。
期間,為了進一步壯大赤衛(wèi)軍力量,梅生貴率先垂范,首先動員他的兩個弟弟梅生奎、梅生榮都參加了赤衛(wèi)軍,為此多次受到劉志丹、習仲勛的表揚。由于梅生貴工作十分出色,而且軍事才能提高很快,因此,由中共陜甘邊區(qū)特委委員張策、蔡子偉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在1934年開展的反“圍剿”斗爭中,梅生貴帶領赤衛(wèi)軍在陜甘邊區(qū)特委和第二路游擊隊總指揮部的指揮下,利用熟悉當地地形的有利條件,一方面打擊襲擾來犯之敵,一方面積極組織群眾疏散隱蔽、堅壁清野,保護了群眾生命財產,也協(xié)助黨政機關及后方人員得以安全轉移。反“圍剿”斗爭的勝利,使陜甘邊根據地進一步得到鞏固和擴大。這年11月7日正式成立了陜甘邊區(qū)蘇維埃政府,同時成立了赤衛(wèi)軍總指揮部,梅生貴任赤衛(wèi)軍副總指揮兼參謀長,統(tǒng)管南梁根據地18個赤衛(wèi)軍大隊,負責保衛(wèi)陜甘邊區(qū)蘇維埃政府的安全工作。并參加了蘇維埃政府、陜甘邊區(qū)軍事委員會及赤衛(wèi)軍總指揮部成立時的閱兵大會,受到了劉志丹、習仲勛等領導人的檢閱。
赤衛(wèi)軍總指揮部成立以后,梅生貴與朱子清、鄭德明等一起制定了《赤衛(wèi)軍暫行簡明軍律》,明確規(guī)定了赤衛(wèi)軍的性質、任務和紀律。按照《軍律》規(guī)定,他們對赤衛(wèi)軍進行嚴格訓練和加強思想教育,除經常執(zhí)行任務外,還帶領赤衛(wèi)軍幫助老百姓種地、收割莊稼,受到了老百姓的擁護,老百姓送子、送夫參軍的積極性更高了;陜甘邊區(qū)的赤衛(wèi)軍本身也得到了很大發(fā)展和提高,1935年初人數達到了5000多人。這時候梅生貴已經成為南梁根據地地方武裝的優(yōu)秀指揮員。
1935年初,蔣介石親調陜甘寧晉等省軍閥對陜甘邊和陜北蘇區(qū)布置更大規(guī)模的“圍剿”。為了集中優(yōu)勢兵力打擊敵人,中共西北工委和軍委決定紅二十六軍主力北上,只留游擊隊和赤衛(wèi)軍就地堅持斗爭,保衛(wèi)南梁根據地,保護人民生命財產,掩護黨政機關轉移。國民黨寧夏馬家部隊兵分兩路,采取堡壘戰(zhàn)術,步步為營向南梁進逼。在大敵當前,敵我力量十分懸殊的情況下,梅生貴和其他游擊隊、赤衛(wèi)軍負責人一起,采取疑兵之計,迷惑、打擊敵人。他們組成若干游擊小組,在老爺嶺的山頭上搭起許多毛氈帳篷,在密林中豎起很多紅旗。白天游擊小組高舉紅旗四處游動;夜晚漫山遍野點燃篝火,并伺機出擊襲擾敵人,使之夜晚不得安睡。就這樣,迫使敵人在老爺嶺以西滯留一月之余。
4月14日,馬鴻賓部隊搶占老爺嶺,進駐二將川,陜甘邊區(qū)蘇維埃政府和軍委所在地荔園堡、寨子灣失守。敵人還派出500余人的兵力四處追尋陜甘邊區(qū)政府機關。4月16日,習仲勛帶領的機關工作人員在豹子川、白沙川交界的張岔嶺被馬家軍及由合水方面來的100余名便衣隊包圍。梅生貴奉命阻擊,掩護習仲勛等轉移。他率領赤衛(wèi)軍用大刀、長矛和土槍土炮打退了敵人多次進攻,習仲勛帶領的機關工作人員得以轉移到白沙川;不料在白沙川又遭敵人三面包圍,形勢更加險惡。在這極端嚴峻的時刻,梅生貴把生死置之度外,沉著指揮赤衛(wèi)軍抗擊強大的國民黨正規(guī)軍,經過激烈戰(zhàn)斗,赤衛(wèi)軍傷亡慘重,最后只剩下了梅生貴一個人。他占在有利的山頭上繼續(xù)阻擊敵人不得進前,使政府領導和工作人員終于脫離了危險;這時梅生貴不幸右腿中彈負傷,倒在地上。當敵人發(fā)現山峁上只剩一個人并且只能爬行時,立即從四面沖上來。此時此刻,梅生貴忍著巨大的疼痛,雙手端槍,當敵人臨近時,他射出了最后的5顆子彈,擊倒3個敵人,自己昏倒在地!
敵人抓到梅生貴如獲至寶,以為一定可以從他嘴里獲得紅軍、游擊隊及陜甘邊黨政軍主要領導人員的具體去向等情況。他們張牙舞爪要梅生貴招供,豈知梅生貴根本不吃這一套,他慷慨激昂痛斥敵人,揭露國民黨反動派殘害人民的種種罪行。這些家伙被罵得無地自容,惱羞成怒,最后將梅生貴殺害在杏樹灣,并把他的頭顱割下,懸掛在荔園堡城門上示眾。為了炫耀自己的勝利,他們還在城門上貼出告示:“敢于劫頭者,誅其全家?!背嘈l(wèi)軍和鄉(xiāng)親們,為了減少犧牲,只好強忍悲痛與怒火,用木頭仿雕一顆英雄的頭像,收尸安葬。
梅生貴只走完了人生的33個春秋,由一個普通農民成長為一位為革命而獻身的戰(zhàn)士。他的尸骨和那顆木雕的頭顱早已化為泥土,但他的精神和英雄形象永遠不朽。